在一連串網路串聯的效應下
我知道了她的報台
黃宜君
她的私生活

因為她
在久未閱讀散文作品、半年沒有購買書籍之下
我於昨天半夜在博客來買下了她的作品-流離

第一次看到她的報台
也只輕聞她在近日自殺
是位才華洋溢的新銳作家
報台內的文字
字字都刻著最深切的情緒
不是哀痛、傷悲這樣的形容詞
能草草將她說明白

她所寫得都是她靈魂最真切的意識
這樣的冷靜、這樣的思考邏輯還有這樣子內斂刻骨銘心的字句
在我心裡揚起無限的迴響

「刀片劃開的痛覺比較像鉛筆畫。剛開始很銳利,久了也就模糊了。玻璃碎片剛劃開的時候像是水彩畫,沒那麼痛,但是暈染開來可以痛上很久。」

看到她對自殘的描述
心裡沒有過大的反應
我知道我辦不到
我沉醉在她那如詩如畫的痛裡
究竟靈魂怎麼會在一夕之間墜落
某一件引爆點是不是最值得人們在意的?
當進入了這道堅強的防護牆後
相對的很多東西的變的脆弱了
我懂

為了打這篇日記
隨手在yahoo搜尋了她的報導
對於著悚動的標題
給我的震憾是一種殤


女作家黃宜君上吊身亡 個人新聞台訴說心路
2005-10-21 17:36/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文壇新銳作家黃宜君選擇在30歲生日前一天上吊自殺,令許多人感到震驚,也讓身為最高檢察署檢察官的父親黃世銘老淚縱橫。黃宜君曾經在個人網站上透漏自己多次輕生,並且撰寫罹患憂鬱症的心路歷程。21日校方為她舉辦了一場追思會,師長和同學都深深惋惜。
同學們在學校的追思會現場,播放黃宜君最喜歡的音樂,點上蠟燭,同學卻更加心痛,21號,原本該是黃宜君30歲的慶生會,如今她走了,慶生會成了追思會,同學們情何以堪。

20號凌晨,黃宜君在東華大學宿舍陽台上吊自殺,選擇在生日的前一天結束30歲的生命。

從文學獎到專欄作家,一個得獎無數的新銳作家,文壇的後起之秀。到底是為了什麼會走上絕路呢。

黃宜君在個人新聞台裡,詳細記載著罹患憂鬱症的所有心路歷程,包含就醫紀錄、服用的藥品,還有洋洋灑灑的自殺紀錄。

黃宜君自己在網頁上的描述,似乎是因為感情因素,多次以服用過量藥物、上吊,以及割腕,想結束生命,網站上甚至還刊登自己割腕後的傷痕照片。

校方當初就是因為考量黃宜君的病情,這學期安排她住進學校宿舍,但卻還是無法阻止悲劇發生。

上吊自殺前,黃宜君曾經試著打給他的精神科醫生求助,但是電話並沒有打通,自殺後,電腦上還留有msn對話紀錄,只是不論是醫生或是朋友,最後都沒能挽回黃宜君的生命。

黃宜君的父親黃世銘目前是最高檢察署的檢察官,過去曾經受到陳定南重用擔任台北地檢署檢察長,有司法悍將的封號。黃宜君跟父親的感情很好,在她的書裡還有一個段落談她跟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如今痛失愛女,司法悍將也忍不住紅了眼眶。

黃宜君在書中寫到,長久以來父親的名片一直深藏在我的皮夾內,儘管我以父親為傲,父親卻希望家人儘可能地低調。

黃宜君是家中的長女,也是爸爸的掌上明珠,文章裡還描述:有一天我滑倒摔斷了牙,父親急了,送我去醫院,父親站在我身邊一言不發,直到我上了手術台,平日不苟言笑的父親忽然摸著我的頭說:「你最勇敢了。」我的眼淚才掉下來。

字字句句,寫的盡是父女情深的點點滴滴,對於黃宜君來說,父親給她最早的記憶就是在書桌前的身影,但一直到農曆年前返家,才驚覺父親已經是滿頭華髮。

司法悍將黃世銘,為了唯一的女兒,讓人看到鐵漢柔情的一面,但怎麼也沒想到,親愛的女兒,會在生日前夕,結束性命,留給父母親永遠抹不去的傷痛。

◇「私生活」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eronica/

對我而言,書寫僅僅是一種抵抗世界並且回溯時間的方式。

瑪格麗特•莒哈絲:「寫作,能做到的就是這樣。」

前一刻才看到他的個人介紹
我很贊同並且了解其中的意義

看了她所寫的舞台劇本、短文、散文或是msn的對話
諸多一直存在無形壓迫
被具體的表達出來
很直接的抨擊
狠狠得擊在那些加害者身上
只是懂不懂而已
一種無法解決的困境
超脫現實的傷害要如何將他痊癒?

報台文章幾乎都閱盡了
對於這樣子的文字
我不多花太多的思考時間就能夠了解
一種沉重的墜落和壓抑
很期待「流離」的到來
硬是要湊滿500元省郵資的我
還滿了徐四金的香水還有黃碧雲的沉默‧暗啞‧微小
到時後在來打心得感言
十分期待,


今天打這篇網誌的同時
聽著原先為了找X Japan的吉他手(?)hide的照片而聽到的一首歌
CELEBRATION featuring hide
http://blog.yam.com/biasonica/archives/228934.html
很喜歡:)
聽著這樣小搖擺的音樂寫這樣的網誌似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nnr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