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人一起去圖書館探險的結果之下
我覺得學校圖書館比我想像之中還要吸引我
我看在圖書館裡到了很多專業學術類的書籍,看到了世界名著,看到了米蘭昆德拉,看到了赫拉巴爾,看到了村上春樹,看到了吉本芭娜娜這些熟悉的作家
還有好多好多吸引我去閱讀去吸收的好書,這個圖書館讓我會心一笑。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一直是一本很有名的作品
只是我從來沒有注意到他是「24個比利」的作者-丹尼爾‧凱斯的作品
也從未深入去了解他並不是一本文藝小說
對過去而言,「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是一本科幻小說,當然時代變遷對現在的我們來說,以前的不可能已經不是全然的不可能。

看著書中的查理‧高登寫著進展報告
從他還是智能障礙病患到他接受了奇妙的外科手術迅速的增加他的智商,使他成為不折不扣的天才之際
他的心理狀態、他對人與人之間的認知、他對智慧的質疑、他對抽象的無法理解...等等
一翻開這本書,真的會有一股衝動想一口氣看完這本書
想看著查理成長、想看著查理怎麼回溯自己的過往、想看查理怎麼調整心態面對人群
其中的重重困難也許是因為封閉、也許是因為陰影、也許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本來就沒有一定,而是一種經驗累積的應對。

很喜歡這本書的故事情節,看著成查理的成長和改變,會不知不覺的將查理的情緒投射在自己身上
智能障礙者的童年,外界不諒解的眼光、欺壓、嘲笑,家人的無奈和放棄
站上了智慧的頂端的查理看著過去的自己和一切的同時,當下即使心裡很迫切的想一口氣看完這本書
卻發現其中的情緒和感受都是一種抨擊影響著自己,情緒超過自己的負荷,然後需要很多管道去消化這些特別的、又那麼真實的事情。

也許因為「24個比利」是類紀錄式的作品,沒有讓我得到很多感官上的共鳴,但是讓我對多重人格有了初步的了解
想看「第五位莎莉」,卻遲遲沒有機會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可以說是丹尼爾‧凱斯的作品裡,目前我最喜歡的一部!
裡面心理學、精神分析還有廣大的求知慾..等範疇,還有其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繫絆,人的感情和慾望,都一覽無遺的表態了所有人性,不論是美好或是醜陋。

剛看完這本書的時候,真的久久不能自己
看著查理純粹的追求,到達頂峰,隨之而來的卻是退回原點的快速凋落
很多很多情感伴隨著他的人生卻只能成為曇花一現,很多很多的取捨讓他分裂自己
結局很感傷,但是在難過之餘,不僅會思考到哪樣對查理來說比較好?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是一種孤獨是一種寂寞,是一種從混亂之中摸索自己,了解自身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nnr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