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員的自我覺察與成長作業(一)


1.如何不執著於「我是誰」,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也勇於向外界開放自己?

在人際關係當中,面對每個人的不同個性、想法和價值觀之下,人們久而久之也會忘了怎麼去「做自己」,甚至遺忘自己所擁有的特質,而去依附別人,因此我們必須不斷的省視自己,以免失去自我。在每一件事情當中,確認自己的本質和特質,並在求學階段或是人與人相處當中,使自己趨向多元化的接收和學習,再妥善運用自己的特質,讓自己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勇於向外界開放自己。


2.我對人性有何看法?人為什麼會有問題?人可能改變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了解到人們都隨著生活環境、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互動,而影響著自己的價值觀、思考模式、想法…..等等,面對情緒的表達也各有不同。人因為情緒的壓抑,外在的事件因素而影響自身的心理健康,可能會因此憂鬱、燥鬱…等,而其中的症狀更是間接的影響了生理健康。
因為環境中大大小小不同的壓力,使得人們無法好好宣洩情緒,要因此而改變需要一段時間,也勢必會造成自身的一陣不適,才能漸漸認同和理解所需要改變的原因。


3.怎樣才能成為諮商員?需要做哪些準備?

要成為諮商員必須有幾項特質:必須真心、真切的關心「人」,有穩定的情緒和客觀的看法來幫助執著於小細節或是太主觀的當事人,了解自己的感受和價值觀已幫助當事者了解可以用不同角度去感受事件,不怕失敗,能夠接受諮商所需的多元改變,有一定的包容力去接納別人,敏銳的觀察力和溝通能力、傾聽能力、反應能力去觀察當事者的行為反應出來的情緒,真誠一致、不斷學習的態度,不斷的自我省視、自我成長,維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是諮商員該有的最基本的認知和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nnr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